《巴黎先賢祠Panthéon》2016年2月2日
我們首次來巴黎,除了每天都要走過羅浮宮之外,到任何地方都是首次拜訪
要到哪個地方都是看手機地圖來判斷應該搭乘什麼交通工具
似乎要來先賢祠,除了巴士公車,不管搭RER或地鐵都得走一小段路,而且公車班次也不太多
巴黎先賢祠 Panthéon Paris
先賢祠正門前方有圖書館及巴黎第一大學
巴黎第一大學,亦稱先賢祠-索邦大學,1971年成立,前身是巴黎大學
目前全校共26個校區,分成3個學院,為法國最大的大學
巴黎第一大學 Pantheon-Sorbonne University
Institut d'études judiciaires Pierre Raynaud
許多年輕人會在先賢祠廣場上聚會,這一區感覺就是那種很有人文氣息、巴黎所該有的浪漫氣氛
我們悠哉的坐在廣場上的長條木椅,等待即將到來的航海暮光景色
這裡也算是左岸,除了香濃咖啡味,還真可以由空氣中聞到那種溫和的人文氣息,我的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先賢祠的法語為Panthéon,也有人翻譯成萬神殿,其正面完全仿照羅馬萬神殿一系列巨大的廊柱群
每次看到這種建築,我一定會注意看它的三角楣,先賢祠的三角楣已經更改四次了
之所以要四次更改三角楣的浮雕是因為這棟建築物的用途更改四次,每次用途改變,三角楣就換一次
現在的三角楣浮雕主題為「獻給偉大的先賢,祖國感念您們」,兩側站著伏爾泰及盧梭
先賢祠被公認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典範
先賢祠(Panthéon)的外觀就是那種古典莊嚴的美感,正門前的門廊由22根圓柱建構而成
Nina站在兩柱之間,可以做為比例尺,每隻圓柱的規模相當可觀
進入先賢祠的主殿,令人驚嘆,建物內的視野超乎想像的開闊
這很自然就會讓人想扮演著觀察力很強的專家,想去了解記錄,為什麼這麼巨大的建築能夠違背常理,設計出這麼美妙的空間
其實也不用扮演專家,在中文導覽就講得很清楚了
這是因為整個建築內部還是以一系列的圓柱以環繞的方式,支撐著著巨大建物
穹頂主殿與耳堂之間的相連處,更以這四支巨大石柱強力支撐著
請仔細看,這四支石柱不是相片中那些圓柱,而是圓柱旁邊那片像牆面式的巨形柱體
這四片巨型廊柱,每片重量竟然高達一萬公噸
只能搖頭,我實在想不出來,一萬公噸的重量是怎樣的概念,等同多少支圓柱
這種建築方式可以依照圓頂的大小決定廊柱的數量,保留很大的空間給中間部分
這樣就不會像中式建築裡面一大堆柱子擋住視線
由穹頂主殿正上方往下懸吊一條細長鐘錘,以超大的擺幅、極慢的頻率左右來回地擺盪
它被稱為傅科擺( Foucault pendulum )
但我們觀察了半天,只能猜測它是不是類似伽利略鐘擺,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相同,或者是跟地球引力磁力相關的道理
但不知道為什麼會被放在這裡,還佔據那麼大的空間,何況連我們讀理工的都沒聽過法國有傅科( Foucault )這號人物
先賢祠壯麗主殿
大門入口的對向(東翼廊)
中間這位為瑪麗安娜(Marianne),周圍聚集著共和二年的士兵及改革派代表
法國大革命啟蒙了現代共和體制,對現代自由民主的價值及啟動產生極大的貢獻
有人說中間雕像是路易十六皇后 瑪麗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這是不對的
別搞錯,法蘭西共和最值得讚賞的意義在於民主自由,不是殺戮,殺戮不值得紀念
先賢祠 國民公會紀念大雕像(la convention Nationale)
瑪麗安娜不是一個真人,她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徵,是自由與理性的擬人圖象
共和二年時由國民公會選出兩個瑪麗安娜的擬人形象,象徵「共和的勝利」
一個形象就是在上圖所看到的身著古代服飾,陽光圍繞在她的頭上的圖像
另一個就是下面這張胸衣往下掉,一隻手臂高舉,露出雙乳,號召人民起來反抗的女人圖像
不論哪一個,都是擬人以象徵現代的法國
這張畫是Nina的必看之一,歌頌七月革命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畫中主角便是法國的象徵 瑪麗安娜(拍攝於羅浮宮)
至於其他翼廊及耳堂,還有牆面上的壁畫,我們沒仔細看,說真的我也記不住那麼多
按個快門很容易,但是要在現場記憶甚至進一步的理解,如果沒有法國相關的知識背景就很勉強
當時我們就是遇到這樣的難題,看標示牌及解說都不太能進入狀況
巴黎先賢祠 Panthéon Paris
巴黎先賢祠 Panthéon Paris
先賢祠最早是做為聖日內維耶大教堂,後來成為法國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
真正的安息地是在地下室一樓,法國重要的名人及偉人很多長眠於此
例如伏爾泰、盧梭、雨果、莫內、居里、大仲馬等名人均安葬於此
巴黎先賢祠地下室墓穴 Panthéon Paris
一踏入地下室最顯目的位置,面對面的擺放伏爾泰、盧梭的棺木
強光打在伏爾泰的臉部,我無法拍清楚他的臉部神情
現場看見伏爾泰(Voltaire)雕像,正以神采奕奕的神情思考人類未來的自由及民主發展
伏爾泰(Voltaire)的靈柩
還記得盧梭嗎? 出外旅行要有進步啊! 可不能旅行回來就全忘了
上次在瑞士日內瓦有參觀盧梭的故居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他是瑞士裔法國思想家、作家
巴黎 先賢祠地下室墓穴 Panthéon Paris
2015年在日內瓦參觀盧梭故居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靈柩
雖然有標示牌,但是先賢祠的地下室真的就像是迷宮一般
穿越幾道氣氛特別的門牆,門牆左右兩邊以曲道設置數個獨立相連墓穴
每個墓穴擺放三至四個棺柩,有的墓室還是空的
巴黎 先賢祠地下室墓穴 Panthéon Paris
巴黎先賢祠地下室墓穴 Panthéon Paris
我們對西方歷史人物所知很有限,若要貪多一一探索認識,恐怕只是搞壞了旅行的興致
只能尋找自己認識的人物,在偉人靈柩前表達敬意
在這裡貼一些相片及說明做為代表
說真的,除了居里夫人以及雨果之外,對其他人並沒有太多感受,畢竟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居禮夫婦(Piere et Marie Curie)
居禮夫人以一位女性身分得到兩次諾貝爾獎,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一次化學一次物理
不知道還有誰有這麼偉大的事蹟
居禮夫婦(Piere et Marie Curie)墓穴
居禮夫婦(Piere et Marie Curie)靈柩,上層為居禮夫人,下層為居禮先生
雨果(Victor-Marie Hugo)、大仲馬(Alexandre Dumas)以及左拉(Émile Zola)三人共同的墓穴
這裡常會有西方旅行團到此講解,我們來回三次才找到拍照的空檔
這裡沒有café休息
走累了,可以在偉人墓穴間的小劇場觀看歷史影片說明
上一篇 :《巴黎 瑪德蓮教堂》2016年2月1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