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塔、建功嶼、翟山坑道、青山靶場、金門城、明遺老街、后湖 2022年11月16日
茅山塔 昨天我們在水頭聚落裡遠遠的看到一座尖塔矗立在西南方
今天一早就來踏訪,從停車場走上此塔大約10-15分鐘,路段階梯形式,易行
茅山塔,共有六層,以花崗石實心砌成,呈六角形
茅山塔位於金門島的西南隅,鄰近水頭碼頭
明朝江夏侯周德興於洪武年間備兵金門,建造此塔作為航海標誌
登上茅山塔的觀景平台,可以看到水頭聚落全貌,也能看到水頭碼頭、建功嶼
非常值得一登
建功嶼
絕對是我來金門見過最多人車的景點,畢竟所有人都得在乾潮的這一小時通過金門的「摩西分海」
大巴士、小客車都直接停路邊,延平郡王祠旁的道路又被封閉刨除路面,整個區域擁擠不堪
這其實跟王功、芳苑的海牛道路相似,在潮間帶鋪上基石,利用乾潮時段通過潮間帶
沿途欣賞蚵田、以及躲在泥土裡的招潮蟹、貝類,倒是沒看到建功嶼的紅樹林
芬蘭藝術家在這條青石道上設立四個《牡蠣人》地景
配合後面的建功嶼及夏日的日落,簡直是世界奇景之一
由牡蠣人腳上的牡蠣石可以判斷漲朝時的海平面有多高
一位導遊說最高可漲兩公尺,看起來絕不誇張
夏天來才會遇到天空紅通通的黃昏乾潮,冬季來都是上午乾潮,島上廣播叫人家晚上不要來
其實晚上也能來,沒有管制,因為一天兩次乾潮,只是要抓準時間就是了,還有手電筒要大支的
建功嶼上有一些碉堡寢室,大約是一班兵力,當然現在沒有駐軍了
這些軍事碉堡早已不被遊客所好奇,奇形異狀的礁石蚵田柱才是人們取景的重點
這座鄭成功石像,跟廈門鼓浪嶼的那一座鄭成功石像非常相似
肯定是在中國那邊施作打造後,分段運來金門黏合而成
金門的鄭成功高9公尺,而鼓浪嶼的鄭成功高15.7米
雖然姿態相似,但臉部表情及年紀都有不同,建功嶼這座較老一點,臉頰也較寬
兩座石像都是面對海上,肯定有其意義的
中共給予鄭成功收復台灣極高的歷史定位
但是在荷蘭人統治台灣之前,台灣幾乎都是原住民及漢人移民
中國並沒有實際管理過台灣,也沒有在台灣駐軍設署過
用"收復"台灣來形容鄭成功的成就,怪怪的
也許中華民國跟現在的中共的教科書都沒有講實話
翟山坑道前的機械化登陸艇(LCM)
我以為這是老古董,直到昨天(2022年11月24日)看到新聞才嚇一跳
一架相似運補艦編號1326,在運補金門離島時遇海象不佳,導致艙間進水,沉沒於料羅灣,官兵五人均安
厲害了,中華民國海軍真是克勤克儉,還能動的就繼續讓它動
翟山坑道跟烈嶼的九宮坑道相似,是海龍坑道類型,水質清澈
坑道頂端的花崗石倒影在水面上,就如同一片鏡子般的奇幻
歌仔戲國寶廖瓊枝在金門坑道音樂節也有來這裡表演,將老坑道活化
馬祖的北海坑道也有類似的活動,也許坑道的回音會給人另一種聽覺效果
青山靶場(古崗青山排戰鬥教練場)
青山靶場位於翟山坑道的對面,不過它可不是一般的排戰鬥演練場
古崗青山排戰鬥震撼堡是我們127師步四營與工兵營一起合蓋的
民國74年郝柏村有感於三軍四校的軍官學生沒受過實砲轟炸經驗,在台灣也不太可能有機會被實砲轟炸
所以在金門做一個震撼堡,給官校生進入以體驗被實砲實彈轟炸的感受,戰時才不會驚慌
當時工程很趕,壓力很大,所以記憶深刻!
完工驗收前,做為營部後勤官被點名進入震撼堡內承受四發105榴炮實彈砲擊,安全通過驗收
之後所有陸軍官校的學生在畢業前,都得分批次搭船到此接受一場實砲實彈的步戰砲協同的攻擊演練
是真正的震撼教育
陸官學生排戰鬥
相片上還有一架戰車發射戰車砲,這在當時的台灣是絕對無法這樣演練
個人也曾經在陸官生演練時,進入戰車內觀看實炮射擊
戰車發射的是實彈,陸官身上五七步槍的彈夾裝的也是實彈
震撼堡遭到實彈砲轟
而每一場演練所需的槍炮彈藥,直到我退役前,都是由我負責調借
時常押著大卡車穿梭金門各基地借搬彈藥
很多時候還得靠培養私人關係、請客,才借得到彈藥,少尉薪水根本不夠開銷
也許後來有改變,我們初期的演練是這樣子的
由小崗湖發射4-5發105榴砲實彈到青山靶場最後方的震撼堡
之後在翟山高地兩部戰車發射機槍砲,掩護步兵前進
127師支援發射60、81、120迫擊砲,然後官校生就展開一場實砲實彈的砲戰步偕同的攻擊演練
最後將國旗插上震撼堡
也就是說只有未來的軍官才有機會到此爬過滾過,不是給一般阿兵哥使用的
做為步四營後勤官,不可思議地被師長在眾多軍官中指定在這座靶場打了45發六六火箭彈實彈
在我那時代連陸官正期都很少有機會打一顆六六火箭彈實彈,一般都打練習彈而已
我應該是全中華民國打過最多六六火箭彈實彈的少尉軍官!值得驕傲吧~~
38年後再度踏上這一片土地,難免有一些感觸,畢竟在我那時代的男人很難忘記當兵的日子
青山教練場、大壕溝、靶溝都還在
直接往震撼堡的方向走,靶溝的人員通道很寬,我惦量了許久,估計跳不過去
繞個圈,經由左側木麻黃樹林走了一段路,沒找到震撼堡是一個遺憾
Nina幫我打電話給古崗發展協會,得到部分資訊,能在這塊標示牌前合照就是將回憶具體化了
到了就到了,很OK的
教練場有四部怪手正在挖地,也想知道未來青山靶場的教練場會變成什麼模樣
如果有再來,一定要聯絡古崗在地人員,他們有時間會帶人到震撼堡尋找回憶
特地來后湖公車站牌站一下
服役時總是穿越農田小道在這裡搭公車到金城山外「摸魚」
我想不起來公車站牌以前是不是這模樣,但可以確定站牌後面的那條小徑已經還地於民,成為農田了
估計部四營的后湖營部大概也找不到了
古崗樓、古崗湖都沒水,沒有可看的,就跳過,直接去找金門城的城門
金門城共有東南西北4座城門
這是金門城東門,可以走上城門上
午餐是在東門內的7-11輕鬆完成的
金門餐廳不多,臨時找不到餐廳或者時間不夠,7-11或全家都是很好的飲食靠山
金門城北門,很有古城牆的味道,有意思吧
穿過底下城門,便是明遺老街
明遺老街最裡側的迴向殿後有兩座風獅爺
其中小的這座是金門最古老的風獅爺,據說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面目都已經不清楚了
尚義機場的風超強
后湖的風獅爺使出全力,幫助華信、立榮班機在強風之下依然安穩的起飛降落
大概是因為2012 年才重新設立,尚不夠格被披上紅披風
后湖海濱公園 冬季沒有人來
在我服役的年代,沒有任何人被允許走上海灘
海灘上三層軌條柴,海灘上來的泥土佈滿地雷、瓊麻、九重葛以及破玻璃,對於水鬼有一定的阻嚇
金門每一座海灘都是細緻的白沙,沒有戰爭後,南向的每一座海灘都可以做為海水浴場
它是真的好美,墾丁南灣、旗津都比不上,在之後的料羅灣更是絕美
歐厝沙灘戰車被漲潮淹沒,往另一側走,去看看歐厝風獅爺以及「風獅爺復育區」
可能離聚落太遠,很多遊客怕祂寂寞,都會供奉一些糖果點心及硬幣在祂身旁
果然台灣金門最美的風景是人,同理心、愛心無限大
天色已經暗了,景色沒那麼美,風很強,就再回金城把第一天李導覽所導覽的路線重走一回
晚餐是在雨川食堂,來這裡用餐的都是年輕人
甚至還架上高腳架邊吃邊直播(或錄影),面對鏡頭講話的口才也很好,年輕人不簡單
我們點了高粱肉燥飯、干貝辣拌麵、一條根雞湯、香菇雞湯、炸銀絲卷及一些小菜
肉燥飯有像台南口味、偏甜但好吃
一條根以前是做作跌打損傷藥膏,都不知道一條根可以食用,有點驚訝,味道就像燉雞湯那種中藥味
影片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