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終章--米蘭《最後的晚餐》2018年2月6日
今天是我們在義大利旅行的最後一天,下午就要離開義大利飛回甜蜜的家了
先跟酒店報備一下,下午一點才能回來退房,連早餐都來不及吃,急著跳上往恩寵聖母教堂的2號地鐵
500多年前,達文西在那裡繪製了《最後的晚餐》
↑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正面,左邊小門是參觀《最後的晚餐》入口
↑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正面
先在教堂花園庭院左側Ticket Office排隊領票,管理員在開門後,依照預約參觀的時間進入取票
之後再從教堂側門(花園庭院右側)進入參觀,我們是今天第一批進場,08:15場次,07:45就來門口等了
大約三個月前就能預約訂票,不過不是固定三個月,而是在某一天開放三個月後的整個月份的購票
例如11月7日開放隔年2月份的訂票,一個人最多能預定5張票
冬季來義大利旅行,除了《最後的晚餐》之外,其餘都不需訂票,不要浪費錢
《最後的晚餐》門票10歐元,預定費再加2歐元(算是佛心了,別的展館都要4歐元)
還可以參加導覽的時段,另加3.5歐元
感覺參觀人數沒有很多,也許現場都可能買的到票
媽媽不能來,多了一張票,在現場也找不到可以賣給誰
28歲的達文西接受米蘭大公斯福爾扎的邀請來到米蘭為其繪畫
《最後的晚餐》在達文西28歲就已定稿,直到達文西43歲(1495)才完成這幅壁畫
完成後大受好評,從此,達文西就被藝術界稱為那個「最後晚餐的達文西」
很明顯《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的代表之作
《最後的晚餐》被繪製於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餐廳牆壁上
達文西不採用中世紀慣用的濕壁畫顏料,而是使用有機物作為材料
這種畫法不需要像濕壁畫在石灰乾燥前就得完成,所以達文西可以慢慢繪製
但這種畫法有很大的缺點,因為混合了雞蛋與牛奶(據說還有人的骨頭粉),這幅畫被劃得很薄
以致於在完成壁畫後沒多久就因濕氣而開始嚴重剝落,教堂因此而傷痛腦筋
不只不是當時慣用的畫法,連內容也不是傳統的風格
我們在歐洲已經看過無數的《最後的晚餐》繪畫及雕刻
在文藝復興之前,或者應該說達文西之前
藝術家幾乎都是畫耶穌被捕前一晚與門徒「圍著」共進晚餐
除了背叛的猶大之外,其餘人都有光環,或者猶大離眾人遠遠的
重點幾乎都是放在猶大這個人身上,強調耶穌被猶大出賣、背叛
然而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將這13人的內心戲全表現出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
自此,《最後的晚餐》定於一尊,再也沒有任何藝術家願意接單繪製這一題材
耶穌早就預知自己將要面臨悲慘的命運,開始安排後事
一方面派遣彼得及抹大拉的瑪麗亞四處傳福音,建立傳道的基礎
另一方面平靜地接受上帝的安排,前往耶路撒冷迎接其悲慘的天命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描述耶穌在踰越節前一晚與門徒在耶路撒冷共進晚餐的情形
畫中的耶穌很平靜地對眾門徒說「在你們當中,有一人將我出賣了」
(網路很多文章寫耶穌說「在你們當中,有一人將出賣我」
這應該不對,畢竟這幅畫裡的猶大已拿到背叛的賞金了)
達文西精確地抓住最驚心動魄的那瞬間,12個門徒的靈魂瞬間被掀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反應,而這正是達文西所要表達的主旨
果然是大師啊,前所未有 !!
↑Leonardo's Last Supper
實在不想在這麼偉大的畫裡加註人名,汙染畫作,標上編號是妥協的最大底限
以畫中的「頭部順序」標註編號以便作為說明
對照參考所帶來的書籍,但書中寫的,跟畫中人物的表情有很多不是很切合
也許加入自己的看法才是來現場參觀的意義
7號 耶穌(Jesus)
10號門徒,年輕的菲力(Philip)從座位站了起來,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對耶穌說「絕對不是我」
9號門徒,大雅各(Giacomo)聽到後嚇一跳,叫了聲「蝦米,午這款代誌?」 身子往後退了一下,無可奈何地攤開了手
8號門徒,多馬(Tommaso)急於弄清楚真相,舉起右手、伸出食指,向耶穌詢問 「是哪個傢伙?」
5號門徒 猶大(Giuda)下意識地抓住手中的錢袋,裡面裝了出賣耶穌的三十塊銀幣酬金,他的臉部被畫成陰暗醜陋
據說達文西是以當時處處刁難他的恩寵聖母教堂院長的臉部做為繪畫的依據(想不到大師也會公報私仇啊!!)
6號門徒,在所有門徒中,約翰(John)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聽到消息後,就跟耶穌一樣的平靜
似乎他早已知道誰是叛徒,應該是耶穌先告訴他了
難怪《達文西密碼》會將此人視為抹大拉的瑪麗亞,畢竟約翰具有美麗的臉龐
4號門徒,彼得(Pietro)從約翰和猶大之間伸出頭來,把左手放在約翰的肩膀,與約翰咬耳朵
彼得想從約翰口中知道誰是叛徒,「你跟耶穌最好,你一定知道背叛者是誰」
彼得的的右手抓著一把短刀,一等確認便要將叛徒宰殺(第一次看到彼得拿刀),畫中的刀柄對著猶大背部
1號門徒的巴爾多祿茂(Bartolomeo,就是那位被剝皮的門徒)、2號門徒小雅各(Giacomo)
以及3號門徒安得烈(Andrea耶穌的第一位門徒)同時望向耶穌,表現出對師長的關心,他們向耶穌詢問誰是背叛者
11號門徒,馬太(Matteo)雙手朝向耶穌,很憤怒的與年事已高的12號門徒達太(Taddeo)同時向13號門徒西蒙(Simone)詢問
然而西蒙也只做了一個困惑的手勢
(我也很困惑,根據展廳的人物說明,維基百科與我帶來的書都把門徒達太與西蒙弄相反了)
1652年,可能年久退色,不識貨的教堂管理員竟然在耶穌的雙腳下開了一道小門
從此畫中耶穌與三個門徒的腳就被消失了,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貌
《最後的晚餐》對面牆也有一幅壁畫《釘上十字架》,作者喬瓦尼·多納托(Giovanni Donato)
不太確定是否就是我知道的意義,我知道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
羅馬士兵為了要貶低耶穌的身價,特地安排兩個道德低落的強盜犯,在耶穌左右一起被釘上十字架
意思是說耶穌也只是這類雞鳴狗盜的人物罷了,或者說耶穌只是強盜犯的首領
中間的耶穌被四位元彩色的天使圍繞,兩位強盜犯的十字架上也各有一位暗色的天使,應該是有什麼意義的
↑Crucifixion, opposite Leonardo's Last Supper
參觀時間只有15分鐘,但也就兩幅畫而已,時間應該是夠的
為了要拍下無人的相片,得等到最後一刻才有機會
↑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側門,是參觀《最後的晚餐》入口
↑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正面
↑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內部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側祭壇
為了《最後的晚餐》,放棄酒店附設的早餐
聖母恩寵教堂對面有家Café Le Grazie
不管是服務態度、用餐氣氛,還是餐飲點心都是一級的優,座位空間也很足夠,大推啊~~
↑前往聖盎博羅削聖殿時,這是郵差的送信車,蠻酷的
今天是我們在義大利旅行的最後一天,下午就要搭機回台灣了
米蘭有兩個國際機場,英航是由Linate機場起飛至倫敦轉機,再飛到香港轉高雄
在面對米蘭火車站的右邊有幾家Airport Bus,兩個機場都有跑,還蠻方便的,上車購票就可以了
連飛機機長副機長也來搭,到Linate機場只要5歐元,很快就到了,很OK的
這篇是義大利旅行的終章,原本三人的旅行因為媽媽車禍不能來,是這趟旅行唯一的遺憾
來義大利旅行二十幾天,完全改變之前的刻板印象,義大利的治安很OK啊
除了米蘭火車站前成群的非裔人士在週六日晚上喝酒近距離騷擾路人之外,沒什麼令人擔心的
手繩黨、握手黨、送花黨之類的並不會強迫推銷,也不會有肢體上的接觸
在拿坡裡也沒有出現傳說中可怕的黑幫壓力,反倒是海岸邊散發出濃濃的散塔露琪亞迷人氣氛
羅馬是歐洲歷史文明的發源,拿坡里豪邁自由,黑手黨淵源深,龐貝遺跡規模令人咂舌
只要20分鐘就能走上維蘇威火山口,佛羅倫斯藝術底子深厚,爬上比薩斜塔有感覺到傾斜五度的頭暈
威尼斯陸地上沒有任何車輛,連緊急救援都是救護船,維洛那塞滿人潮的寧靜小鎮(矛盾)
米蘭除了大教堂以及《最後的晚餐》之外,記得多少要帶一兩個包包回去喔!!~~~
上一篇 : 米蘭--聖盎博羅削聖殿、骨頭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