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冰川 2017年5月24日
昨天已辦好二次進溝手續,今天再一次進海螺溝不需買門票,但要再買觀光車票及保險
早上有較多的遊客,幾乎都是中國旅行團
幹河壩還是起霧,這一週大概都是這種天氣,搭索道前往四號營地
當索道逐漸往上拉升時,真的有恐佈到,距離底下一號冰川有夠高的
「什麼,這就是冰川? 冰川應該是白色的吧 ?」
同索道車廂來自江蘇的王大哥夫婦很懷疑
這真的就是冰川,一號冰川的下游,冰川河面上層被兩岸山壁落石及泥土灰塵所掩蓋
看起來跟礫石灘差不多,不過冰川也有露出較白的那一面
至於我們常見冰川白色的那部分,在中國稱之為冰川瀑布,那部分因兩旁沒有山壁落石而顯現原本色澤
索道上站下來後就是四號營地,按照園方建議的動線圖依序參觀
一號冰川觀景台
看不到冰川實景,只能看看大型看板,想像在天氣良好時所能見到的壯觀景色
大冰瀑布觀景台
這裡海拔3600米,下著細雪,零下2度,身體沒有感覺冷,倒是雙手較耐不住
據管理員說天氣很難講,說不定等下霧就會短暫散開
我們在大冰瀑布觀景台耐心等待一小時多,人品依然不好
標高7556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山是四號營地最精華的賣點,貢嘎山不像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他不是處女山
美國登山隊在1932年就已登頂,而中國登山隊在1957年也首次登頂
登山英雄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那次由史占春帶領的六人隊伍在成功登頂後其中四人在回程時遇難
不過觀光巴士上的電視導覽也有不太一樣的說明,登頂的真實性是有點爭議,認為團員有點隱瞞
不過既然不是第一位登上貢嘎山頂,真實性就不是那麼被在意
也許在那年代就如鄧小平說的「國家人民需要被鼓舞士氣」
四號營地平台上有座四面佛,我沒看到建造緣由,可以買香拜拜
在貢嘎神山的加持下,四面佛肯定更加靈驗
再往上走經過藏人的大白塔,管理員一直叫我們取香拜佛,是免費的
這幾年的旅行經驗,一聽到「免費」就直覺閃人先
之後再經過四面觀音,可以買紅綢帶綁在柱子上許願
紅石灘區可能有落石的危險,地上一條禁止跨越冰川警戒線
真正紅石還在很裡面,只能遠遠的看,警戒線外的石頭並不怎麼紅
四號營地還有間服務中心,簡餐咖啡休息廳,展示著康巴文藝
不管怎麼等還是霧濛,四面佛後方的貢嘎山依舊沒有露臉
我們連續兩天上來海螺溝都是鎩羽而歸
還是去走昨天走一半的黑松林步道,這條步道的盡頭是一號冰川的右岸(北岸)
用地圖來說明相關位置,黑線是由售票處搭觀光車至幹河壩
紅線是由幹河壩搭索道上四號營地,藍線是由幹河壩徒步經黑松林至一號冰川上
黑松林步道入口有很多挑夫(滑竿夫),不斷地遊說搭滑竿前往冰川
即使很有禮貌地拒絕,他還是會一直跟著遊客走,測試你的腳力
我們假裝自己是登山高手快速上行,細心的壓著洶湧的喘氣聲,才讓跟著走了十分鐘的滑竿夫放棄跟隨
終於可以自在的喘口氣了(笑)
挑抬著有點份量的乘客,滑竿夫們還能在上坡時跟顧客說笑
其實滑竿費用很低,由幹河壩單程上行至冰川觀景台也才收費100元而已
公司還得提成20%,之後剩下的80%再與眾伙人平分,也就是說一位滑竿夫挑抬一趟賺不到30元
願意乘坐的客人很少,一天能抬客四趟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滑竿夫們都不年輕了,在這裡可以看到用勞力工作的辛苦
昨天走到這裡就因為雨大管制而回頭
一路向上行,接近冰川,在隘口的公安遠遠的就對我們喊著
「快一點,霧散開了,還來得及」
雲霧突然在眼前奇蹟似的散開
老天並不是那麼地殘忍,在多日的奔坡後,祂好心地給了我們一小時的時間,真是感恩
幾乎是用跑的,接近冰川的路況不太好
雙腳踩在一號冰川上的感覺並不真實,就像是踩在一般的小山丘上
在冰川上四處找景點拍照,尋找冰石蘑菇,往上走找尋冰川裂縫
其實這條路線也正是專業登山高手攀登貢嘎山的路線
目前所在的位置是一號冰川的邊緣,續往上走會到達大冰瀑布的大本營
之後沿著東北山脊登上7556米高蜀山之王的山頂 (用講的都很簡單,XD)
其實個人已經在其他國家近距離接觸冰川多次,但這次最特別
沒封鎖線,沒指示牌,沒有明顯的路線,遊客隨意在覆蓋冰川之上的礫石堆自尋前進路徑
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設定回程標的慢慢走回,像今天起濃霧,連方向都無法辨別,真的有可能會走不回來
回程走了好幾次不太對的路線,每次都有點驚險,後來找管理員問為什麼沒指示牌?
「冰川上怎麼做指示牌?」
一語點醒夢中人,有道理!不要被那些礫石給騙了,底下的冰川每天都在往下流動
很難想像如果有機會站上7556米的山頂,環繞360度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雖然貢嘎山就在正前方但無奈此時就是看不到,怪不得那位公安管理員說冬季才是最適合遊覽海螺溝的季節
10月至隔年的二月底,晴天的機率很高,積雪讓高山冰川更顯震撼
晴天也好,下雨也罷,不論如何,我們也在百萬年冰川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老天也夠仁慈了
↑毛地黃 海螺溝售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