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山昆陽睡一晚,順爬北峰、主峰 2017年4月19日
再不久要去四川高原旅行,有點擔心高原反應
來北部探親,回家順路上合歡山昆陽停車場睡車上一晚,提早適應高山氣壓
昆陽這裡標高3082米,是高原反應初發高度
氣象預報說這幾天都會下雨,到昆陽後看天氣還好、時間還早(下午兩點半),就順便走走合歡北峰
↑台14甲,合歡北峰登山口
↑合歡北峰步道景色
↑合歡北峰步道景色
↑合歡北峰大草原反射板
↑合歡北峰大草原
這次走北峰,來回三個半小時,腳力有改善,完全沒有痠痛的感覺,胃腸也很好
不過心臟有一點亂跳,這應該不是高山症,可能是最近胖了4公斤的原因
↑合歡北峰峰頂很冷
↑合歡北峰峰頂景色
↑合歡北峰峰頂景色
這是合歡北峰峰頂的景色,影片 48秒
下午五點走回0.3K,遇到兩位香港來的年輕男女遊客,正氣喘吁吁地往上走,他們打算到小溪營地紮營
天氣很差,我有點擔心他們的狀況,北峰不是那麼好走,天色已暗
但想想這世界能人這麼多,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準確衡量的
↑北峰登山口只有停我們一部車
↑松雪樓外頭停車場只有停我們一部車
北峰下來後沒準備晚餐,到松雪樓用餐,每人三百元,感覺料理很差
不讓人點餐,改成自助取餐,菜色就是那種大鍋炒的形式,五道菜的內容都差不多
提供的餐盤很小,為了要減少在狹窄的走道來回次數,每個人都會將菜堆放在小餐盤上,這樣看起來就像「廚餘」
你看除了我撿到一塊很柴的雞胸,陳的餐盤上找不到任何肉片,跟進香團的菜色差不多
除了本地客之外,大多是香港及陸客,可能價格降低,菜色就差,而且擠擠擠
雖說上山是來賞景,料理美味與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松雪樓作為國家重要地標,不能等同一般山莊視之
對於松雪樓餐廳經營方式墮落到這程度感覺不可思議
↑這是以前來松雪樓的晚餐,也差太多
松雪樓有一間吸氧室,裡面坐滿了一些資深遊客,大概有一些跟我一樣想嘗鮮「吸氧」
不過這張簡報旁有一張說明,「除非真的很難過,否則會養成依賴」
算了,我只是心臟有點亂跳,不是「真的很難過」
由松雪樓開車回昆陽停車場,短短的幾公里,因為起濃霧能見度只有幾公尺,晚上行車會車相當危險
昆陽停車場已經整修完成,比上次來這裡睡好很多了,不過今天整個停車場只有我們一部車
下著大雨,睡車上很不方便,連床墊都不鋪了,只能克難的睡
下雨睡車上是還好,只是還得撐傘走去洗手間盥洗,風雨還蠻大的,6度氣溫讓人有點喪失志氣
↑合歡山昆陽停車場睡車上、滑手機
早上才看見昆陽這間廢棄分駐點還是沒整建,只有停車位有重新規劃
昨晚風強雨大,時常聽到什麼東西掉下來的聲響,也許是鐵製屋瓦片,幸好那支傾倒的天線沒被吹落
↑合歡山昆陽停車場
↑合歡山昆陽停車場分駐點
沒下雨,去走合歡山主峰
主峰附近原本還能停幾輛車,現在都不能停了,再開回昆陽停車,徒步上來
要到主峰登山口有兩個選擇,由武嶺徒步主峰登山口,來回大約35分鐘(去是下坡10分鐘,回武嶺是上坡25分鐘)
因為以前曾經由武嶺走過來,這次選擇由昆陽起走到登山口,來回要50分鐘(去是上坡30分鐘,回昆陽是下坡20分鐘)
↑由昆陽停車場徒步主峰登山口,30分鐘
主峰登山口不准停車,看起來乾淨許多也較安全
覺得合歡主峰應該會變成冷門,旅遊家庭(有父母孩子的),可能就會跳過這個點
真不敢相信早已禁止停車那麼久了,以前每次來沿路都停滿了貪圖方便的車,這次真的都沒人停,可見有法就應該執行
↑合歡山主峰基地台、電台
走上主峰的過程沒遇上任何人,由登山口走到峰頂大約45分鐘,下來也只要30分鐘
真是很容易取得的百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