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梨園京劇》2015年11月22日
來北京總是得聽聽戲劇表演,相聲也好,京劇也好
在天橋並沒找到傳說中的天橋說書,再到前門找戲劇表演
從大柵欄進去找到號稱和巴黎歌劇院同時期建造的廣德樓
門面小到誇張,外表看起來真的不怎麼樣,再去找另一家
前門牌樓是前門北端入口,逛胡同逛到天黑了
得趕快做決定,再晚就會錯過今天的表演
最後選了在建國酒店的梨園看京劇
最前區訂價380元/人,在攜程網下訂單只要128元
果然在最前區,連演員的眼神都看得很清楚
整個最前區也就只有我們一桌,桌上瓜子糕餅茶水,似乎當了一次大爺,蠻享受的
開演前30分鐘,有一位演員在臺上化妝,開放拍照,可以看到京劇臉譜化妝及著衣
京劇並非起源於北京,而是在中國大江南北普遍存在,本來是一種地方性的戲劇表演形式
之所以被稱為京劇,是因為清乾隆在南巡時,對這類的地方上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之後在他80歲生日的時候,下旨傳召了很多地方上的戲劇表演團來京為他祝壽
部分戲劇表演者在表演結束後,就留在了北京
逐步演變和發展成了後來響譽中國的“京劇”
京劇的咬字唱腔獨特,我大概只能聽懂四成,對於後排眾多的外國旅行團肯定是艱深難懂
不過右上角有中英字幕解釋,還蠻能進入狀況的
更幸好的,今天的劇目是[鬧天宮]
這劇情,哈哈,大家都懂
演出時間只有70分鐘,在快到過癮的程度前,結束了
演員出來謝幕,獲得滿堂掌聲
我還真的把自己當大爺,差點叫「安可」
雖然這不可能是那麼原汁原味的京劇,但生旦淨醜表情生動,咬字唱腔清晰獨特到位,衣妝華麗
也能算是一場精彩的表演,滿足外行人對中國傳統戲曲的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