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遊瑞士終章
瑞士這個國家很特別,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區交錯混亂
許多瑞士人民只會講其中一種語言,到了另一語言區就好像出國一般
由許多不同種族的人民組成,26個州旗讓人搞不清楚現為何處
看在我們這種沒歷練生嫩的旅人眼裡,瑞士人是很幸福的,隨意跳下湖,湖水清澈無比,難怪自來水可生飲
幾支釣竿,談笑風生,比基女孩,自然不扭捏,不需要在特定區域裡活動,地上沒有留下任何歡樂後的「痕跡」
鐵公路交通不設驗票閘門,政府人民高度互相信任,幾乎不會沒位子坐
博物館裡幾乎都允許不開閃燈拍照,高度尊重人民水準,在最偏遠的山區洗手間內廁紙都有好幾捆預備著
人口不多,社會資源豐富,政府與人民富有、物價高,規矩有禮,孔子的「大同世界」在這裡已經實現
什麼是「大同世界」--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
每次來到這類的國家就會感覺台灣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你這傢伙,才離開台灣幾天就在嫌台灣,也不想想你是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
我沒有嫌啦,我是愛台灣啦,到了我們這種年紀出來外面旅行
行程不趕、時間很多,難免就會亂想、亂看、亂比較
想一想,我們親愛的寶島是越來越文明了嗎? 社會資源越來越豐富了嗎 ?
政府與人民間的互信是越來越高了嗎 ?
會不會有個政黨真的帶領台灣走向幸福的境界?
瑞士天然資源貧乏,他們做到了,親愛的寶島會有那一天嗎 ?
把這段旅程相片整理一下,做為日後的回憶
瑞士法郎100元(33.2:1) 瑞士雕塑家,阿爾伯托·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年10月10日-1966年1月11日)
賈克梅蒂的銅雕作品「行走的男子」(L'homme qui marche I),2010年2月在蘇富比倫敦拍賣會以六千五百萬英鎊
(約一億零四百二十萬美元、三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台幣)賣出,在當時刷新之前由畢卡索畫作保持的藝術品拍賣價紀錄
由Wasserauen車站徒步上山前往Seealpsee (Day 1)
深邃明亮的Seealpsee(塞阿爾卑湖)是這區域的經典美景(Day 1)
Seealpsee(塞阿爾卑湖)旁,開滿小黃花是瑞士春天協調景色(Day 1)
Seealpsee(塞阿爾卑湖)旁,開滿小黃花是瑞士春天協調景色(Day 1)
號稱「全球最有特色19家酒店」之首的瑞士 Äscher餐廳(Day 1)
Wildkirchli上有幾個尼安德塔人居住過的洞穴,也是很神秘的考古景點(Day 1)
到達Äscher後可以老鷹的角度俯瞰 Appenzell,這是在瑞士的其他地方無法體驗到的(Day 1)
森蒂斯峰(Santis),是那種由平地突然往上竄起的地形地勢,雖然只有海拔2502米,但卻是瑞士東部最高的山峰(Day 2)
蒂斯峰頂建有觀景台、餐廳以及傳送電視廣播信號的傳輸塔(Day 2)
由Schwägalp徒步至Kronberg (克龍山) (Day 2)
由Schwägalp徒步至Kronberg (克龍山),沒有任何事物阻擋視線,這種開闊景色令人無限喜悅 (Day 2)
由Schwägalp徒步至Kronberg (克龍山) (Day 2)
蘇黎世 聖母大教堂(Fraumünster Church) (Day 3)
蘇黎世大教堂 (Grossmünsterplatz)及Münsterbrücke大橋 (Day 3)
蘇黎世大教堂 (Grossmünsterplatz)及Münsterbrücke大橋 (Day 3)
蘇黎世大教堂 (Grossmünsterplatz)及Münsterbrücke大橋 (Day 3)
搭雙層火車前往格林德瓦(Grindelward) (Day 3)
真正絕美的阿爾卑斯雪山景點,必須由少女峰站健行至僧侶峰山腰下的Mönchsjochhütte營地(Day 4)
由少女峰站健行至僧侶峰山腰下的Mönchsjochhütte營地(Day 4)
由少女峰站健行至僧侶峰山腰下的Mönchsjochhütte營地(Day 4)
僧侶峰山腰下的Mönchsjochhütte營地(Day 4)
J 坐在僧侶峰山腰下的Mönchsjochhütte營地斷壁前緣,雙腳懸空(Day 4)
飄揚在阿爾卑斯山Mönchsjochhütte營地的瑞士國旗代表著這個國家的驕傲(Day 4)
由小夏戴克開始往下走,經過 Alpiglen走回 Grindelwald,除了省錢之外,開闊的嶙峋稜線,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山谷田園景色盡收眼底(Day 4)
由格林德瓦搭乘歐洲最長的小纜車到Männlichen,因季節還未到,幾乎沒什麼人搭乘(Day 5)
曼利申(Männlichen)群峰早點名(Day 5)
曼利申(Männlichen)群峰早點名,由左至右便是艾格、僧侶及少女峰(Day 5)
Männlichen至小夏戴克的步道還未開放,改走Männlichen Royal Walk (Day 5)
Männlichen的最高點,把相機放在背包上的自拍合影(Day 5)
徒步到文根(Wengen)小鎮的Monchblick,看瀑布鎮Staubbach-fall及Lauterbrunnen (Day 5)
走上了大小Bachalpsee,正前方是對稱雙金字塔形的雪克峰(Schreckhorn)與韋特峰(Wetterhorn)(Day 6)
韋特峰(Wetterhorn) 的倒影映在小Bachalpsee上(Day 6)
坐在大Bachalpsee前排椅子午餐,留下Bachalpsee的經典畫面(Day 6)
打算由Bachalpsee繼續走福爾峰(Faulhorn),到 Oberlager村喝杯咖啡,經過 Bussalp之後走回Grindelwald,這樣預估共要走9個小時 (Day 6)
積雪嚴重,站在斜坡最邊緣,留下最後那一步足跡,悵然而返(Day 6)
琉森(Luzern)地標,卡貝爾橋 Kapellbrücke (Day 6)
琉森(Luzern)地標,卡貝爾橋 Kapellbrücke (Day 6)
金色環遊火龍山--前往Esel山頂,背後是琉森湖(Day 7)
金色環遊火龍山--琉森(Luzern)皮拉圖斯山(Pilatus) (Day 7)
前往Tomlishorn(Day 7)
前往Tomlishorn (Day 7)
由另一方向上來的徒步者,也是要上來Tomlishorn (Day 7)
Tomlishorn山頂,背後是皮拉圖斯山及琉森湖(Day 7)
前往Oberhaupt (Day 7)
建於山壁邊緣的皮拉圖斯山(Pilatus)小教堂(Day 7)
Between Alpnachstad to Pilatus Kulm, the world's steepest cogwheel railway (Day 7)
Tomlishorn 和皮拉圖斯山(Pilatus) 之間山路,有點像寶島台灣的錐麓古道(Day 7)
瑞士之路--瑞士建國聖地 Rütli(呂特利)碼頭(Day 8)
瑞士之路--Treib與Seelisberg 之間的登山車(Day 8)
瑞士之路--Seelisberg Kapelle 教堂(Day 8)
瑞士之路--由山上向湖畔的方向走,總是給人快樂的感覺,前往Bauen (Day 8)
瑞士之路--Bauen到Isleten這段要走隧道 (Day 8)
瑞士之路-- Flüelen車站及碼頭前飄揚的26州旗 (Day 8)
古阿爾卑斯走廊的心臟地帶,Göschenen小鎮(Day 9)
徒步走進Göschenen小鎮(Day 9)
安德馬特--魔鬼之橋 (Teufelsbrücke) (Day 9)
安德馬特--魔鬼之橋 (Teufelsbrücke),底下為早期通行馬車之古道 (Day 9)
安德馬特獨特三橋重疊--魔鬼之橋 (Teufelsbrücke) (Day 9)
Schöllenen--俄羅斯紀念碑 (Day 9)
第一位登上馬特洪的英國探險家Edward Whympe雕像被掛在Monte Rosa飯店的牆壁上 (Day 10)
行駛於策馬特與Gornergrat間的登山車(Day 10)
孤傲的巨人--馬特洪(Matterhorn) (Day 10)
像頑固的老爺爺,時而慈祥露臉,時而生氣隱藏--馬特洪(Matterhorn) (Day 10)
Gornergrat觀景平台 (Day 10)
一步一步地接近馬特洪Matterhorn) (Day 10)
由Riffelberg前往羅特洪峰天堂的路程很遠,沒有指示牌,毫無人跡的路程也讓我們猶豫懷疑(Day 10)
由Sunnegga Paradise(蘇尼加天堂)走到策馬特的這段路應該是我們來到瑞士旅行中最美麗、印象最深刻的兩條路程之一 (Day 10)
馬特洪在S形小路正前方,小路兩旁散置著傳統特色小屋,在開滿小花的小路中一步一步地正面迎向馬特洪峰 (Day 10)
茂密的樹林裡走九彎十八拐的下坡,很幸運的在樹林裡看到由Gornergrat回策馬特登山火車,正經過傳統特色鐵橋 (Day 10)
白朗峰爭奪戰,霞慕尼廣場上的巴爾瑪和蘇修爾銅像舉手指出了白朗峰的方向位置(Day 11)
白朗峰爭奪戰,不爭亦是爭,醫生帕卡德銅像依舊是一個人堅毅而高雅地望著白朗峰頂--霞慕尼(Day 11)
看過白朗峰了 (Day 12)
波松冰河(Glacier des Bossons), 固態冰河竟然看起來就像是波濤洶湧的海浪 (Day 12)
由南針鋒山地(Aiguille du Midi)出發的各種活動,登山、滑雪、攀岩、冰河遠足、徒步健行、雪地訓練、、(Day 12)
南針峰(Aiguille du Midi) 峰頂有個筆型尖塔 (Day 12)
乘坐獨特的小包廂纜車前往義大利的海朋納尖峰 (Pointe Helbronner) (Day 12)
法國、義大利邊界,超過三千米高的雪山高原 (Day 12)
針鋒高地 (Plan De L'Aiguille) (Day 12)
由針鋒高地 (Plan De L'Aiguille)徒步到冰海景區(Le Montenvers) (Day 12)
白朗峰下的霞慕尼可不是一般的小鎮(Day 12)
雷夢湖旁的西庸城堡(Château de Chillon)--蒙特勒(Montreux) (Day 13)
與其說西庸是個城堡還不如說是個監獄來的適切 (Day 13)
洛桑大教堂(Cathédrale de Lausanne),被公認為全瑞士最美的教堂 (Day 14)
伸向天空的塔尖及大量大面積的尖拱形窗戶,哥德式的洛桑大教堂(Cathédrale de Lausanne) (Day 14)
光線透過尖拱形彩繪玻璃窗戶射入建物內部後,色彩呈現柔和迷幻線條色調,哥德式的洛桑大教堂(Cathédrale de Lausanne) (Day 14)
洛桑烏西港(Lausanne-Ouchy)岸邊,雷夢湖大到像個海灣 (Day 15)
法國礦泉水小鎮愛維養(Évian-les-Bains),到水源地喝瓶免費的冰山礦泉水(Day 15)
法國礦泉水小鎮Evian看鳥抓魚 (Day 15)
尼永城堡(Château de Nyon) 城主夫婦,當時女人極度束腰 (Day 15)
尼永城堡(Château de Nyon) 守軍畫像 (Day 15)
日內瓦 亞莉安娜博物館 (Musée Ariana),主要收藏歐洲及亞洲的陶瓷品 (Day 16)
日內瓦 亞莉安娜博物館 (Musée Ariana),西方廳天花板彩繪 (Day 16)
日內瓦 塔沃館 Maison Tavel(市立博物館,羅馬時代的遺跡)展出的門廊上雕刻頭 Carved heads on the facade (Day 16)
日內瓦公園地標大噴泉The Geneva Water Fountain (Day 16)
~~~~~2015春遊瑞士終章 ~~~~~~
上一篇 :日內瓦—回家 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