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村吃蔘雞湯 2010年7月3日
準時六點半與盛先生在KEB會合
感覺盛先生開車有點急躁
甚至還會按喇叭
後來才知道是為了要去土俗村吃蔘雞湯(韓國人不稱人蔘雞湯)
這家餐廳很有名 供應道地傳統蔘雞湯
不接受預訂 要親自排隊
路口已經排了一大堆車輛等待招呼進入
盛先生直接插隊轉入
『軸-kyo』在路口以韓語似乎在要求管制車輛人員讓我們車先進入
因為我們八點還有歌劇要看
現在已經是七點了
還得考慮開車時間
可超車但人還是得排隊
盛先生說 這家最有名 最道地 最貴 人也最多
雖然人很多但是行進的速度並不慢
盛先生在旁邊講說 首爾人壓力極大
用餐後立刻起身走人
於是養成用餐完畢後即起身讓位的習慣
排了十分鐘左右
被招呼進入一個小房間
要脫鞋 因為是盤腿坐式
客人很多 拿小DC拍 忘了開閃光燈 回家後才知沒準焦
用的是童子雞 每人一鍋 一鍋一隻
雞內灌糯米 一條人蔘 栗子 紅棗 以小鍋煮
糯米顆粒分明 雞肉軟嫩 湯很濃 味道很香
不加中藥
這是拿來放雞骨頭用的
上次來韓國就買了這種餐具回家用
筷子扁平 Judy 和Steve很會使用
但我和Nina就很難上手了 要夾菜有夠難的
順便也問了導遊
這是有原因的
從朝鮮王朝到早期的韓國都有階級制度
皇帝前左一排文官 右一排武將 稱為兩班
出生於兩班 一生是兩班
出生於奴隸 一生是奴隸
這些兩班貴族家裡養了很多奴隸賤民供使喚
這些貴族很怕被奴隸毒死
用餐時一定用銀筷 銀湯匙
以銀製品來判斷奴隸端上來的食物有無毒
階級奴隸制度廢除後
老百姓想顯耀自已的家境
也使用銀筷匙
大家也就跟著用
但是銀很貴
後來因為顏色接近 改使用不鏽鋼
大家都用得起 就用到現在
小杯是蔘酒 倒半杯於蔘雞鍋 半杯喝 大杯是蔘茶
也附上傳統小菜
雖然盛先生沒有講
我們自己知道時間很趕
於是這餐我們只花了35分鐘就吃完了
不會拿銀筷的那兩位 拼得辛苦
這也讓盛先生鬆了一口氣
在歌劇開演前十分鐘就把我們送到貞洞劇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