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花 2010年1月5日
在烏山步道上 有大片的龍船花 但沒看到白色的 下週再仔細看看
學名:Clerodendrum paniculatum L.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
俗名:發瘋花、癲婆花、狀元花、赤貞、鼓子、女貞草、瘋婆子。
莖:小灌木,小枝四稜形。
葉:葉子有長柄,對生廣卵形至卵狀心形,3~5淺裂,掌狀脈5~7條,葉端尖銳,葉基心形或近圓形。
花:大型圓錐花序頂生,全體呈深紅色,花梗基部有苞片;花萼深裂,花冠不整齊,5裂;雄蕊4枚,約為花冠筒的兩倍長。
果:核果近乎球形,徑約0.7cm,成熟後是墨綠色。
鑑定特徵:1.葉子有長柄,對生廣卵形至卵狀心形,3~5淺裂。
2.花呈紅色,特長的4枚雄蕊伸出花外。
3.核果近乎球形,成熟後是墨綠色。
分佈:普遍分佈於全台灣平野、低山帶;台南縣主要分佈在楠西、南化、東山、大內、玉井、左鎮、白河、龍崎等鄉鎮。
用途:藥用---降低血壓、清肝、活血。
龍船花在大陸福建、浙江一帶是划龍船的時節才開花,所以叫做龍船花,也有人叫它五月花。
台灣季節的分際不是很明顯,所以開花季節也不穩定,可以從三月份一直開到十月底,時間很長,漢人來到台灣看到這個情形以為它瘋了,所以就叫它瘋婆子花。
資料參考:台南縣本土教學資源網
高雄市生態教育中心
S 17-7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