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生態 ---廣翅蠟蟬 2011年9月3日
大雨後 蝴蝶少了很多 尤其是紫斑蝶 只剩下零星幾隻
除了蝗蟲及蜻蜓之外 其他昆蟲也少了
和上週一樣 只走到七蔓站
廣翅蠟蟬
這隻體長約1公分 體色黃褐色密布褐色的斑點 近翅端具圓形的黑斑
本種為常見的種類 喜歡棲息於禾本科植物的葉面或莖枝吸食汁液
感覺只要將鏡頭貼近 即使光圈調至8 景深依然太淺
似乎鏡頭與目標的距離比光圈大小對景深影響要大得多
廣翅蠟蟬喜歡寄主植物象草 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全年可見
只要拍攝動作不要太大 她不太會動 可以拍得很仔細 但一碰到 會立即彈跳走
這應該是蟲卵吧 一顆一顆的 多的結成團狀 甚至把葉子捲曲
少的 就一顆一顆分開 粘在葉的背後
2011/9/4 感謝笠頂山上林兄告知這是蟲癭
是成蟲及或幼蟲刺激改造葉子 是幼蟲的棲身之所
大螳螂
這隻體長約12公分 一般體色為綠色或褐色
身體細長但通常翅緣都是綠色
前腳發達呈鐮刀狀 下具鋸刺 被獵捕的小蟲很難逃出牠的魔掌
頭部呈倒三角形 複眼大 表面隆突具光澤 具咀嚼式口器
食物短缺時螳螂會自相殘殺
有些雌螳螂與雄螳螂交尾時 會吃掉雄螳螂的頭甚至全身以補充產卵所需的蛋白質
也有很小的螳螂 這隻螳螂約2公分體長
色澤淡黃白色 腹部相當細
找不到符合特徵的名稱
應該是泥壺蜂 沒有攻擊性 看到他用嘴撕下一片莖皮
中華劍角蝗
外觀近似紅后負蝗 但中華劍角蝗頭部兩側各有2條米白色或黃褐色的稜線隆起
體長約40mm 本種有綠色和褐色型 又稱中華箭角蝗、中華蚱蜢
成蟲出沒高峰期在夏、秋季 以禾本科植物為食
夜晚雄蟲會以前翅近基部內側的特殊構造磨擦 發出唧、唧的聲音
在拍攝時感覺有一點像銀耳(白木耳、雪耳、川耳)
在笠頂山上林兄的網誌有看過 但回來比對 又有些不一樣 再來請教
小菱蝸牛
拍攝蝸牛應該是要拍他的螺旋殼紋 但我總是忘記 每次總是拍他的軟體眼睛部分
小型 外殼圓 中央有一條渦旋狀褐色帶
當然下雨後 也出現很多大蝸牛
懸繭姬蜂
飛行快速 體長約2公分 體型瘦長 線型 體背黃褐色 柄節短 約腹長的1/4
休息時後胸與腹部呈垂直狀高舉 腹末數節黑色粗大
第一眼見到時 覺得身體結構很特別 但因為在葉背 光線差
只拍到一張就飛走 沒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