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鳴而死的高砂熊蟬 2011年10月30日
這次蟬鳴聲已經較小聲了 也許是要告個段落了
步道上已經看得到乾掉的屍體
高砂熊蟬體型較小 體長約41 - 46mm 體色黑色或黑褐色
和台灣熊蟬很像 辨別之處就在於前翅基
台灣熊蟬前翅基二分之一翅脈為紅褐色 高砂熊蟬為綠色
其實走柴山聽到蟬聲 但要在樹上找到是不太容易 常爬到樹的高處
曾經帶著望遠鏡尋找 也沒看到
兩週前 在樹上拍到一隻
這次是在林蔭小徑間 『撿』到一隻 還是活的 但翅膀不完整了
抓起來 很意外 她並不會叫
我記得上次去糖子恩山時 抓到一隻暮蟬 叫的聲音比狗吠還大聲 差點要塢耳朵
好奇查了維基百科知道 今天抓到這隻是雌蟬 她不會叫的 只有雄蟬才會叫
其實蟬是利用位於腹部腹面的發音器發聲的 只有雄蟲具有這種結構
高砂熊蟬的雄蟲 在腹部兩側有橙黃色發音器
今天抓到這隻是雌蟬 腹面灰白色 末節有2條橙色斑 沒有發音器 這是雌蟬
有些山友認為蟬鳴很煩 從上山到下山 就是不間斷的叫著 令人心煩
但雌蟬卻是認為 這是無比的悅耳的情歌
你儂我儂 飛近雄蟬的身邊進行交尾 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應該是沒有格狀複眼
蟬的幼年時期是在土中度過的 以植物的根部為食
通常一年時間會爬到地面羽化 但有些種類能活十幾年
而成蟲只能活2- 4個星期
幾年的蟄伏 換來不到一個月的成蟲生命
難怪他們要盡情唱著嘹亮的生命之歌
蛻皮 褐色 由中央的裂痕羽化飛出
放回小徑邊邊 希望不會被山友及自行車友壓死 能多活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