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家步道生態記錄 2013年4月17日
在這條水泥步道連走四週 每週一天 也算完成 沿途看到什麼拍甚麼
今天停車來回走了6公里 背包裡裝些無意義的器材 也有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
下週要去德文山找長頸捲葉象鼻蟲 應該出現了吧
蛙卵孵化成蝌蚪了
這次還多了一白卵團 卵膜也變得更薄 上週看到的那團已經有部分孵化成蝌蚪
有看到眼睛了
這是上週拍的小型蛙卵 再放上來做比較
本週 這些小型蛙卵 已經全數孵化成蝌蚪了
這兩種蝌蚪生活在同一個水漥 體型差很多 小型蝌蚪會不會被吃掉?
看了一陣子沒有看到大蝌蚪吃小蝌蚪 但也不確定會不會
剛孵化的蝌蚪靠自己身上的卵黃就可以活過一段時間 並不需要食物
但很確定的是 蛙會吃同類 大蛙會吃小蛙
不確定這兩種是什麼蛙或蟾蜍 ? 但也不能週週到此查看 畢竟來回車程要3小時
藍益椿象終齡若蟲
頭胸背板及翅芽藍色具光澤 腹背橙紅色
也有拍到藍益椿成蟲
體色近似藍金花蟲 又稱藍椿象、琉璃椿象
成蟲若蟲 都是在火炭母草上看到的
火炭母草上還是看得到藍金花蟲 但數量少很多了
3月底 4月初 那種熱情如火 全數都在交尾的畫面已經告個段落了
紹德鐵甲蟲
(金花蟲科) 體長約5mm
這次主要是要拍圓形瓢蠟蟬及角蟬 在芒草區翻找但沒見到許多 反而在芒草區見到許多紹德鐵甲蟲
對紹德鐵甲蟲是屬於金花蟲科感到驚訝
橫紋瘤額葉蚤
(金花蟲科 / 瘤額葉蚤屬) 體長約7mm 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
短凹平背螽若蟲
體長約5mm 很長的後腳 腿節端部具黑斑 顏色鮮豔穿透
其實看那雙後腿 應該就可以猜測出是某種螽斯的若蟲了
想去塞北鳴沙山騎駱駝 走過一峰又一峰
無垠的沙漠 旁邊有座莫高窟 後面就是月牙泉
星點褐瓢蟲
體長約 7 mm 翅鞘左右各有八枚小黑斑 前胸背板有一對小黑斑
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
長頸捲葉象鼻蟲 雄蟲頭部具細長的頸 只負責交配 不會捲葉築巢 長頸捲葉象鼻蟲 2013年4月17日
長頸捲葉象鼻蟲 雌蟲 雌蟲不具長頸 雌蟲會捲葉築巢
細蝶羽化 細蝶羽化及下卵 2013年4月17日
細蝶的卵
行走於林道上也時常看到鳥類 但只帶一機一鏡 沒帶長鏡頭 遇到鳥也只多看一眼而已
我的位置大約1200公尺高 三隻大冠鷲在很高的天空盤旋 偶而會聽到大冠鷲的鳴叫聲
這種應該是黑鳶 兩隻 偶而會飛低一點 (說低 其實只是相對於大冠鷲盤旋的高度)
用隨身PANASONIC數位相機 18倍長鏡頭拍拍看 天空灰濛濛的 效果差
如果用拍鳥的鏡頭 如果有一些陽光 拍黑鳶應該不難 飛行並不快
黑鳶
體長55cm 全身紅棕色最大的特徵是牠那魚尾狀的尾羽
白環鶯嘴鵯
俗名 綠鵯 長相類似烏頭翁
體長約20cm 頭部黑色 最大的特色是前頸有一條白色横帶延伸至頸側
單獨生活 吃種子.果實.昆蟲 生活在海拔 600-2300 公尺的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