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山生態觀察紀錄 2013年5月1日
下雨還是來 每週的運動 只要雨不要下太大
德文登山口 獵人學校場長 正在挖生態觀察池 也許 過一陣子 可以看到樹蛙
熱情邀請 下山後要過去喝咖啡 下山走林道時遇大雷雨 用跑的 下半身全濕 車子就直接開到山下
主要目標還是長頸捲葉象鼻蟲 找雨停的空檔拍攝
果然還是在去年同一區山桂花樹上找到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很奇妙
在鄰近的3棵樹找到3隻雌蟲 1黑2棕都是雌蟲 沒有雄蟲
很奇怪 拍攝這種生物的經驗 只要有雌蟲就一定看得到雄蟲 難道交配期已過 才5月初而已
你看 這麼美麗 體態如此妖嬌是造物者的傑作
德文山的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較大 比瑪家那種藍色的長頸捲葉象鼻蟲來得大
另外 德文山的長頸捲葉象鼻蟲不管是棕或黑 每一隻都會裝死 手一靠近就會裝死 直接掉下葉面
而瑪家的每一隻都不會裝死 都是張翅飛走 絕對是不一樣的品種 雖然看起來都很像
遇到咖啡園的園主 聊了一陣子 對我手中這隻象鼻蟲很有興趣
這隻象鼻蟲在我手中 按了10次快門加閃燈都不會怕 沒想到 一看到園主立即飛走
笑死了怎麼這麼怕生啊 笑說應該是看到園主那把番刀太威猛了
希望下次來 天氣好一點 希望也能看到雄蟲在家陪伴美嬌娘
除了黑色棕色 最希望也能看到頭身兩色的長頸捲葉象鼻蟲 那就太棒了
另外也有一隻黑長頸捲葉象鼻蟲是在這種植物上找到的
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 一靠近就可以聞到像排泄物那般的臭味 比魔芋還臭
咖啡園園主更鮮 他要讓我知道這有多臭 竟然揉碎了葉片 拿到我鼻子前 要我聞聞 問我臭不臭
我的腸胃現在已經很好了 竟然還會有噁的狀態 差點連午餐也吐出來
如果知道這種植物名字的朋友 請告知一下 我還得去親近它許多次(希望不要再遇到園主)
下雨 幾乎昆蟲都躲起來 零星看到幾隻瓢蠟蟬 沒有光線 都要補光
拍得不好也沒關係 也是山旅生態記錄
瓢蠟蟬
這是我喜歡的圓形瓢蠟蟬類型 頑固還帶一些神經質
瓢蠟蟬
突眼蝗
台灣特有種 外星鹹蛋超人的裝扮
這隻是雄蟲那個尾鋏是雄蟲交配器 但也看到牠由這部位排便
突眼蝗
這隻是雌蟲 第一次看到這種紫色的突眼蝗
一般都是暗褐色 不過突眼蝗會隨環境改變顏色
蝎蛉 (舉尾蟲)
有拍到就有算 位置太高 踮著腳尖抖著拍 無法靠近
不具螫鉤 這是雌蝎蛉 那隻鳥嘴 印象太深刻了
叩頭蟲
體長約13mm 背板黑褐色具不明顯的短毛
飛蝨
兩顆平面的眼睛 看起來有點傻傻的樣子
齒緣刺獵椿象
就如其名 這樣就好記住 長滿棘刺 腹部外緣具尖銳刺角外突
蟲卵 31顆 感覺好像要破卵了
不知道是哪一種蟲 母蟲早已離開
那些液體不是雨水 我有摸 應該是膠
猜想是母蟲一邊下卵一邊分泌一種膠 這種膠把每顆蟲卵都黏在樹葉上不會被風雨打落
不過這只是觀察猜測啦 對大自然的知識 就像是井底之蛙一般
只是來山上走走 順便東看西看 讓身心得到舒展而已
台灣盾蝸牛 殼是右旋的(順時針向外旋)
螺塔低扁 外觀盾狀 周圍具銳利稜角與殼毛
所在位置不好拍 抓到較穩的位置拍攝 不出來了
等15分鐘 之間也有倒一些水在牠身上 還是不出來 膽子就是這麼小 要是那種大蝸牛 早就出來了
螢光大蚯蚓 螢光大蚯蚓 2013年5月1日
如果覺得大蚯蚓有點噁 不好玩 那這種攀蜥應該是很好玩的
千萬不要被這種小恐龍的外型所騙 他真的很好玩
不確定這是哪種攀蜥 會假裝沒被看到 之後 極有耐心 修養極好
剛好前進到很難堪的姿勢 還是ㄍㄧㄣ的很標準 玩一二三木頭人 是大玩家
敵不動 我不動 敵動 我也不動
拜託 明明都四目相接了 還一直假裝沒被看到 這種綠色保護色好像在地上不太有用 要裝也先搞清楚喔
停棲時 尾巴末端會往上 很容易就被抓到尾巴
被我抓住尾巴 舉起倒吊著 才拼命的動 尾巴不會斷 也很會叫
這比斯文豪氏攀蜥要可愛的多了 眼神互動最精彩 真的好玩
希望下週再來時 不要下大雨 不要太熱 蚊子少一點
附註 :
上週詢問瑪家警察及這週請教德文山咖啡園園主得到相同答案
德文山的山羊 是放養 不是野生的 出去吃草 一兩天就會自己回家